音院黨建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在這一百年,是踐行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史詩,是創造人間奇迹、邁向偉大複興的光輝曆程,是從嚴管黨治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壯麗篇章。就讓我們一起穿越百年,走進曆史中的那些重要節點,感受峥嵘歲月,采撷紅色感動,涵養青年初心,續寫磅礴史詩!
一、侵略
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在世界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下,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解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的侵略,威脅着中國的國家獨立和民族生存,封建統治者投靠帝國主義,實行腐朽的反動的統治,廣大人民過着極端貧窮、毫無民主權利的生活。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衆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
二、反抗
嚴酷的現實激起中華民族同仇敵忾,從鴉片戰争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争和資産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曆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由于他們的曆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三、探索
張謇-大生紗廠資本集團範旭東-永利堿廠
随着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的初步發展,中國社會内部新的社會力量-無産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逐步成長起來。民族資産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後,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氣象。但是領導辛亥革命的中國民族資産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具有很大的軟弱性,辛亥革命以同舊的反動勢力的妥協而告終,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沒有得到削弱,封建勢力依然在中國每一個角落盤根錯節。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貧窮、落後、分裂、動蕩、混亂的苦難深淵中。
四、啟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工人的人數和工人鬥争的規模也随之發展。中國無産階級的成長壯大,為中國共産黨的産生奠定了階級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先進的民主主義者發動了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音樂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即要從維護無産階級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出發,以反帝反封建鬥争為中心,配合革命鬥争的需要,為鞏固和擴大紅色政權服務。如北伐戰争時期的《國民革命軍歌》這首歌曲通過“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這樣的歌詞鮮明站在無産階級的立場,體現出反帝反封建的堅強決心。獨唱曲目如《梅娘曲》、《鐵蹄下的歌女》他們以其凄慘、悲切、控訴的音調喚起了全國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成為一股激勵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精神力量。
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新文化運動中左翼的知識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進行宣傳,使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這就為中國共産黨的産生奠定了思想基礎。1921年,在“五一”勞動節的慶祝大會上,根據《梅花三弄》曲調改編的《五一紀念歌》,唱出了“世界大同,勞工神聖”口号,表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覺悟
中國共産黨的誕生
一、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幾天後在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結束。一大的召開标志着中國共産黨的正式建立。中國共産黨是馬克思列甯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産物。它的産生,是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
三
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産黨的黨綱,規定黨的奮鬥目标是:以無産階級的革命軍隊推翻資産階級,建立無産階級專政,廢除私有制,直至消滅階級差别。黨綱還規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
大會通過了關于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确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焘、李達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産主義為目的、以馬克思列甯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
文字:陽語黛
排版:卿瀚壬(實習)
責任編輯:李燕
指導老師:楊雨萌
太阳集团1088vip團總支|學生會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