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十年的艱難曆程
(1927-1937)
國共十年對峙自1927年至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結束。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國的第一槍、标志着中國共産黨獨立領導武裝鬥争、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開始。
從國民黨内外統治确立,對内鎮壓紅軍對外不斷妥協到中共堅持革命,開辟武裝割據道路,到最後日本帝國主義侵華不斷加深,國共由對峙走向再度合作。從鬥争走向合作,從幼稚走向成熟這無不意味隻中國正在變強大。
一、背景
1.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宣告失敗。
2.中國共産黨從國民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裡,認識到掌握革命領導權和軍隊的重要性,開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二、重要事件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發動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标志中國共産黨獨立領導武裝鬥争、創建軍隊的開始。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右傾錯誤;确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總方針;發動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創建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理論。1928年朱、毛井岡山會師,創建工農紅軍第四軍。此後共産黨人創建了十幾塊農村根據地,紅軍發展到10多萬。
建立政權
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立 ,毛澤東當選政府主席。
五次反圍剿
1930-1934年,根據地軍民進行了五次反國民黨圍剿的鬥争。前四次取得勝利,第五次失敗。在此後的一個多月,血腥屠殺30餘萬中國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其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國共十年對峙這場革命運動聲勢之浩大,發動群衆之廣泛,社會震動之深刻,勝利成果之輝煌,都是中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總之,第一次國共合作又分裂的曆史,正如毛澤東所總結的那樣“三民主義與共産黨主義互助合作,則國家統一,革命發展;三民主義與共産主義互相對立,互相否定,則國家分裂、革命困難。”
國共雙方的十年對峙是兩個政黨,兩支軍隊,兩塊地區的對峙。這樣的曆史告訴我們分則敗,合則利。血一樣的教訓需要我們用一生來銘記。
文字:李珊
排版:李珊
責任編輯:李燕
指導老師:楊雨萌
太阳集团1088vip團總支|學生會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