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争
解放戰争是1945年8月——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鬥争,也是黨領導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鬥争。
戰火起因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為避免内戰、争取和平,也為了抗戰後的和平建國大業,中國共産黨同國民黨在重慶進行了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史稱重慶談判。
整個時間過程從1945年8月29日開始,至10月10日結束,國共雙方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随後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向解放區發動進攻,挑起全面内戰,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展全面反擊,由此,引起三年的解放戰争。
戰火蔓延
序幕
1947 年6 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12 萬人,一舉突破黃河天險,千裡躍進大别山,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南京、武漢,揭開戰略進攻的序幕。
高潮(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國共兩黨的戰略決戰,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4 萬餘人,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遼沈戰役
時間: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作戰軍隊:東北野戰軍
指揮員:林彪、羅榮桓
戰役成果:解放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
時間:為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作戰軍隊: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
指揮員: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
戰役成果:解放長江中下遊以北地區
平津戰役
時間: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作戰軍隊: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軍
指揮員: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戰役成果:解放華北全境
勝利在望
1949年元旦蔣介石發出求和聲明,1949年4月達成《國内和平協定》,但國民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
1949年4 月21 日,毛澤東、朱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23 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覆滅。
随後,解放軍各路大軍繼續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勝利大進軍,迅速解決殘餘敵人,解放廣大國土。
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人民終于赢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是人民創造的彪炳史冊的偉大勝利
解放戰争的勝利,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曆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曆史。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鬥争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文字:楊書恒
排版:楊書恒
責任編輯:李燕
指導老師:楊雨萌
太阳集团1088vip團總支|學生會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