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為更好地傳承黨的優良傳統,繼續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鬥志,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凝聚前進的力量。我院學黨史系列的推文不斷發表,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關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吧!
會議曆史背景
●政治上:左傾錯誤依然在國内占有主要地位。
●經濟上:出現了徘徊中前進的局面。
●思想上:關于“真理标準問題”的大讨論,最後确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國際環境:中美關系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開始明朗化。
會議内容
(1)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标準問題的讨論,并且斷然否定“以階級鬥争為綱”的指導思想。
(2)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重新确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3)全會恢複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審查解決了曆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
會議曆史性意義
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後兩年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體制改革逐步開展,這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産關系中不适應生産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解放和發展生産力。以這次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新時期。
學黨史,知黨情。
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